新闻详情
广东钢铁工业协会简报(2023第12期)
2023-12-28 229

        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简报

 

 

                 内部资料

                             2023年第12

 

协会动态:

           协会完成广东省钢铁行业2022年年报编写工作

日前,我协会完成了广东省钢铁行业2022年年报编写工作;年报由:2022年广东省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大事记、专题资料、人物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等六大部分组成,共计8万字。年报已按省政府部门有关要求于202312月底报送广东省志办公室。

          我协会组织“2023广东省冶金科技成果奖”评审

日前,由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和广东省金属学会联合举办的2023年度广东省冶金科技成果奖”专家评审会在广州召开。会上由5位资深钢铁专家对50个参评项目进行评审,共评出《宝钢湛江钢铁无取向硅钢产品开发》为特等奖。《汽排用高成型性能439不锈钢关键技术研发》等11项一等奖;《工业线材控制技术优化改进》等16项二等奖;《钢水钒成分对钢材性能影响的研究》等22项三等奖。(详情可上广东钢铁网查阅)。

 

企业信息:

           中国钢铁业迈向绿色低碳 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湛江成功点火

20231223日,由中国宝武建设的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广东湛江成功点火投产,这是国内最大的采用多气源并最终实现全氢工业化生产直接还原铁的竖炉,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再次迈出了示范性、标志性的一步,将进一步引领传统钢铁冶金工艺变革。

据了解,此次点火投产的百万吨级氢基竖炉于2022215日开工建设,主要设施包括竖炉本体、竖炉装料卸料系统、产品冷却系统、气体回路系统、原料输入和成品输出系统,以及配套的球团供应系统、能源公辅系统和信息化系统,并首次应用了自主研发的耐火材料与国内输送高度最高的112米垂直胶带机等设备。

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与传统碳冶金相比,氢冶金以氢气为燃料和还原剂,可以使炼铁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源头上解决碳排放问题。在宝武碳中和冶金路线图中,将氢基竖炉为核心的氢冶金工艺确定为碳中和冶金技术的重要路径之一。据测算,项目投产后,对比传统高炉炼铁工艺同等规模铁水产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

区别于国际上采用天然气制备还原工艺气体的常规手段,项目采用了全球首创的氢冶金电熔炼工艺HyRESP),通过贯通富氢气体净化、氢基竖炉还原、二氧化碳捕集、直接还原产品冷却等绿色短流程,形成直接还原焦炉煤气精制”“工艺气体灵活调配”“冷态直接还原铁产品处置及应用等系列领先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后续自主集成并开发全氢冶炼技术积累经验。

绿色是钢铁工业发展的生命底色。下一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将积极探索零碳生产高等级钢板的冶金技术,利用南海地区光伏、风能形成”“绿色能源体系,并通过碳捕集、森林碳汇等实现绿氢全流程零碳工厂,打造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新标杆。

       湛江钢铁与广州风神携手打造绿色低碳新能源车

  1128日,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与广州风神开展党组织共建,并举行启辰VX6新能源车专场推介会暨白车身交接仪式。广州风神总经理魏建彬,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卫东;宝钢股份营销系统(宝钢国际)、中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湛江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兵主持党组织共建推进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令军主持白车身交接仪式。

  会上,双方党组织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及共建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交流,分享党建工作经验,并围绕进一步推进党组织共建、深化业务合作畅所欲言,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

  双方携手并肩、风雨同舟,开展了五年多的近地化党组织共建,结下深厚友谊。

  广州风神总经理魏建彬在讲话中表示,希望借助此次机会,通过党组织共建迈向深化合作新的起点,面向未来“双碳”使命,顺应汽车行业新能源发展新趋势,积极探索汽车产业低碳转型路径,携手打造绿色高品质新能源产品。

  湛江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兵结合当前行业形势,就双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党建共建,促进业务发展。希望双方不断完善党组织共建合作体系,坚持“党委搭台、业务唱戏;促进经营、发展党建”的基本工作定位,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助力双方不断完善钢铁、汽车产业链,推动创效增值能力的持续提升。

  二是加强业务合作,实现同舟共济。面向未来“双碳”使命,深挖合作潜力,围绕钢铁、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务实合作,积极推动与高质量发展相关项目有效对接,推进共建项目有效落实,做好过程管理,确保每个项目做深做实,真正实现党建共建,价值共融。

  三是加强广泛交流,实现共赢共享。坚持共同发展战略方向不动摇,在挂职锻炼、人才培养、项目攻关、品质改善等加强广泛交流合作,不断延伸和拓展价值链、供应链,完善供应保障机制,共同提升双方核心竞争力,确保下一阶段共建合作目标的达成,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AI显身手!中南股份废钢智能判级系统上线

  1116日,中南钢铁中南股份废钢智能判级系统正式上线,实现散料废钢智能判级,为进一步做好废钢质量检验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钢铁行业,废钢质量检验存在感情检验、判级过程难追溯、容易产生质量异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中南股份检测中心通过与同行先进对标,提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废钢进行智能判级。为确保引进的废钢智能判级适合中南股份外购废钢料型、质量的判级需要,检测中心先后与镭目科技、华为、阿里云等进行技术交流,考察了相关钢厂应用情况,确定以重废、中废、炉料、钢筋剪切头等散料废钢为目标,运用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智能识别技术以及远程监控技术等多项创新、成熟应用技术,通过图像识别、AI算法运用,实现对散料废钢料型比例量化综合判定、含杂自动计算判定。经过多次修订,项目最终纳入公司2023年智慧制造项目,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废钢智能判级系统包含车辆进厂计量、卸车通知、卸车准备、智能判级、车辆回皮出厂等流程。为确保智能判级系统早日上线,中南股份检测中心、昆仑科技、技改部、设备部、物流部等多方协同,严格执行各种程序,高效有序推进。项目组建立了沟通联系工作群,及时传递信息,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从设备招标、到货、验收,到摄像头定位、安装、调整、阶段总结推进会、针对废钢新料型对算法进行优化改进等,检测中心相关人员全程参与、跟班测试、反复比对,昆仑科技、镭目公司项目组人员通过现场跟班、电话会议等方式,快速响应、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废钢智能判级系统的实施,能实现智能拍照、废钢料型尺寸自动识别、废钢杂质自动识别、有害物及爆炸物自动识别报警提示、自动判定等功能,让废钢检验安上“火眼金睛”,实现散料废钢精准、公正判定,减少废钢检验过程人为因素,改善员工作业环境,降低岗位廉洁风险。

         阳春新钢铁月度自发电占比首次达到100%

     截至目前,阳春新钢铁有限公司11月累计自发电占比已达到100.39%,历史上第一次月累计自发电占比实现100%,标志着这一关键指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公司用电实现自给自足。同时,11月份日均发电量达到407万度,再次打破了月度日均发电纪录。

     效率突破为抓手,发电提升迈入“快车道”。150MW机组投运初期发电效率仅36%,远低于设计值,因此,提升该机组效率成为指标新突破的关键所在。能源中心积极组织对设备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并逐步开展了多个提效改造项目。针对汽机凝汽器真空度低的问题,引进新技术精密查漏、堵漏,效率提升了约0.28%;实施煤加改造及引入锅炉水冷壁节能涂层技术,提升效率约0.82%;同时进一步优化运行模式,发电效率更是提升了约1%。目前,150MW机组效率已基本稳定在38%以上,每天多发电14.67万度,年创效约2567万元。

     协同配合为支撑,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实现自发电占比100%”是公司的重要目标。各单位闻令而动,主动协同,从相关部室到能源中心,再到各用能主体单位,充分做到了“做力所能及之事,谋力所不及之思”。脱硫脱硝通过烟气催化燃烧及烟气炉改直燃炉,煤气用量由43m³/天降到26m³/天,年发电量可提升2380万度;烧结余热配合环冷机改造,提高锅炉吸入风压、风量,吨矿发电量从10.6度提升至17.4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年发电量增加约2600万度;1TRT利用大修机会完成技改,年增加发电量1600多万度。同时,能源中心更加主动细致地与各生产单位及部门协同,全面开展煤气综合利用攻关,富余煤气得到了最大限度利用。各方协同发力,确保了“自发电占比100%”这一关键目标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奋斗不息,突破不止。能源中心正着手针对明年生产模式的切换而思考相应的对策,并继续集思广益、深挖内潜,不断在发电创效上出实招,在系统突破上勇争先。

 

钢铁信息:

以进促稳推动钢铁业转方式、调结构、提质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新一年经济工作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全面展开,总的政策基调是“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产业层面要求“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新形势之下,钢铁行业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以新思路、新方向、新动能、新策略全力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先立后破,以“新思路”统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会议提出2024年的政策目标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先立后破”是党中央针对转变发展方式、化解相关风险的应对政策思路。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前期的政策以化解风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新发展模式的确立,虽然行业风险得到了一定化解,但也引发了产业链与企业层的多重问题。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钢铁行业转方式的重点方向,钢铁行业也曾有部分区域将“碳达峰”演变为“碳冲锋”,结果未能取得应有成效,反而放大了相关风险。

统筹做好“进”与“稳”、“立”与“破”,把握先与后的辩证关系,是钢铁行业制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新思路。“先立”即坚定不移支持行业结构调整与方式转变,加快将新发展方式壮大为“基本盘”;“后破”则是不急于化解旧发展方式累积存在的风险,在稳的基础上有序做好结构调整与新旧发展方式切换,避免旧发展方式失速,从而引发更大的风险。

当前,钢铁行业转方式任务紧迫。“先立后破”,企业层面要强调稳妥推进转型变革,科学谋划行动路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企业资源与转型目标相适配,企业发展第一曲线(传统业务)与第二曲线(新兴业务)有序衔接,在新发展方式有足够能力与转圜空间的基础上稳妥推动旧方式改革,有效化解传统业务存在的风险。产业政策层面要统筹好稳步发展与结构调整,给企业留有调整时间与空间,避免对旧方式“一刀切”,进而放大新旧发展方式转变的风险。

协同发力,以“新方向”加快产业结构全面调整

此次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相较于2022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供给端的矛盾更加突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成为关键问题,可以预见后续产业政策导向将更加侧重于产业结构升级、压减部分过剩产能。主动加快结构调整是钢铁行业防范化解产能过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钢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重点行业,近年来产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2023年前3个季度,钢铁行业尽管面临房地产用钢需求下滑影响,产能利用率仍在79%,总体不存在产能闲置,其中得益于外需消化产能增长(前11个月,我国累计净出口钢材7567.8万吨,同比增长45.3%),但行业经营效益下降较快。解决钢铁行业产能结构问题,需要深刻把握“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这一关键规律,以“新方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在供给侧,会议提出“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将成为后续产能调整的重要方向,也将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在需求侧,一方面要重点关注会议提出的“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突出推动以钢结构等为代表的国内钢材需求产品应用与升级;另一方面则要关注以“一带一路”为主的外需区域,高水平挖掘市场需求。

科技创新,以“新动能”加快推动质量提升

会议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2024年的重点工作之首,彰显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位置,要求产业从“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升级为“科技创新引领”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9月份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之“新”,重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之“质”,集中体现在高质量发展,更快由传统生产力转向科技创新驱动。钢铁行业提质量,必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一是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与钢铁行业直接相关的有新材料产业(先进钢铁材料等)、节能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新能源产业也与钢铁行业相关材料与服务密切相关。钢铁企业必须坚持战略引领,加大投资与研发投入,形成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产业基础。

二是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增强产业链安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是此次会议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提出的新定位。会议同时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聚焦“卡脖子”技术,加大原创技术投入力度,实现领先突破,不断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三是着力推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广泛应用。2023年,河钢绿色直接还原铁产品顺利连续生产,淡水河谷成功测试新型铁矿石压块等,都表明绿钢、低碳炉料已经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智、低碳技术应用正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核心路线,钢铁企业应将此全面融入全方位发展与改造行动计划之中。

坚定信心,以“新策略”抓好企业经营提质增效

会议对2024年经济运行总的判断是“有望总体回升”,要求“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总体看,宏观政策将有利于保障钢铁行业稳定运行,也将给钢材市场注入新的活力。2024年,钢铁企业应以“新策略”加快调整经营思路,灵活适应市场消费结构新变化。

一是“稳定发展”房地产行业用钢市场。近年来,房地产用钢消费持续下滑,市场与客户风险增加。此次会议明确提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将有效解决制约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桎梏”,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也将形成一定市场增量,同时以相关基础性制度支撑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将解决房地产行业长期发展问题,其超大的用钢市场仍应得到重视。

二是“提级发展”新兴产业用钢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无疑将成为新型工业化主要方向,“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是激发消费升级潜能的重点领域,这些都对钢材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兴产业政策推动下,新兴产业用钢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以新产品、高性能、多服务等为核心,提级发展新兴用钢市场,将为钢铁企业提升效益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精益发展”钢铁流通供应链。会议明确提出“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将着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利好之下,“精益发展”钢铁流通供应链将成为增加企业效益的重要支撑点。所谓“精益发展”,即重在优化营销渠道、促进钢材高效流通,重在布局物流基础设施、提升物流服务效率,重在应用数字化平台、强化供应链高效联通,重在拓展期现结合、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2024年,钢铁行业尽管面临多重压力,但“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们应增强信心与底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做出应有贡献。

骆铁军出席河北省深入推进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工作会议

12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石家庄召开了“河北省深入推进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工作会议”。河北省省长王正谱出席会议,副省长胡启生主持会议,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刘炳江充分肯定了河北省蓝天保卫战取得的成就,强调要真抓实干,以创A工作推动空气质量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双赢。第一,要高质量推进创A工作。要考虑选择有业绩、上规模、信用好已得到行业普遍认可的治理技术,以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测设备厂商和企业。第二,要继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前,河北省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不到5%,要加快推进长流程改为短流程炼钢比例。要推行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球团、热轧企业数量,计划兼并重组的独立焦化、热轧等企业就不要再创A了。第三,要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做到扶优汰劣。让A级企业真正享受政策红利,政府承诺要兑现,重污染天气不限产,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对达到A级的企业,在环保方面绝不能再加码,同时加强对未达到A级要求的企业监管。我们绝不允许把环保水平低、投入少的企业与环保水平高、投入大的企业放在同一个环境中竞争。要让A级企业尝到甜头,让偷奸耍滑的企业付出代价。

骆铁军介绍,截至20231216日,全国共有110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涉及粗钢产能约5.07亿吨,公示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河北是钢铁大省,又是京津冀空气质量改善核心地区,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河北省是全国钢铁行业第一个全面开展环保绩效创A的省份,目前环保绩效A级企业和绿色工厂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截至20231221日,河北省35家钢铁企业完成了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占全国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数量的40.5%;目前环保绩效达到A级的钢铁企业33家,占全省56家应创A级钢铁企业的58.9%。河北省深入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引领超低排放先进技术、协同创新于钢铁绿色低碳转型,为河北乃至全国的绿色钢铁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启到了示范作用。

骆铁军强调,钢铁行业在坚定不移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同时,一是坚决反对层层加码,盲目推行“超超低”排放。据钢铁协会统计,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吨钢投资约在450元,运行成本在200元左右,现在钢铁企业的吨钢利润都在正负零左右。我们要综合平衡经济性、生态性、可持续性的关系,处理好绿水蓝天和保持钢铁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关系。二是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已达到峰值区域,总量下降是必然趋势。我们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实现超低排放和创A的同时,继续严控新增钢铁产能,合理控制钢铁产量,只有总量控制下来了,超低排放才有意义。

王正谱在讲话中指出,今天的会议是对去年1114日全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会的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创A工作取得的成绩,表扬了按省政府要求完成创A工作的企业,并要求总结好经验、保持好效果,继续努力;对没有完成的企业则要求加快步伐,努力早日实现创A

王正谱指出,今天各市、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在冀的所有金融单位都参加了本次会议,主要是想强调对于创A的企业要在各项政策资金贷款方面给予倾斜,让真正创A的企业得到好处,付出了努力和代价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创A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企业多、政策性强,有关部门要强化系统思维,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抓好环保绩效创A工作。各金融机构要继续在授信审批、信贷发放、利率评定等方面,对A级企业实行差异化激励,加快制定行业转型的金融标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王正谱对钢铁协会提出的反对盲目推行“超超低”、处理好环境保护与钢铁产业全球竞争力关系、处理好个体创A与钢铁总量关系的观点给予了肯定。

202311月全国钢铁产量

202311月,全国生产粗钢7610.0万吨、同比增长0.40%,日产253.67万吨/日、环比下降0.57%;生产生铁6484.0万吨、同比下降4.80%,日产216.13万吨/日、环比下降3.16%;生产钢材11044.0 万吨、同比增长4.20%,日产368.13万吨/日、环比增长0.36%1-11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9.52亿吨,同比增长1.50%,累计日产285.07 万吨;生产生铁8.10亿吨、同比增长1.80%,累计日产242.61万吨;生产钢材12.53亿吨、同比增长5.70%,累计日产375.10万吨。

202311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6365.99万吨、同比增长3.59%,日产212.20万吨、按同口径相比上月下降0.39%(本月统计样本新增两家企业);生产生铁5853.15万吨、同比增长4.05%,日产195.10万吨、按同口径相比上月下降2.17%;生产钢材6536.17万吨、同比增长5.33%,日产217.87万吨、按同口径相比上月下降2.45%1-11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7.65 亿吨、累计同比增长3.66%,粗钢累计日产229.00 万吨;累计生产生铁6.91 亿吨、累计同比增长4.79%,生铁累计日产206.77 万吨;累计生产钢材7.60亿吨、累计同比增长4.93%,钢材累计日产227.59 万吨。

刘炳江:借用世界钢协总干事的话,中国钢企干净的程度已经是其他任何国家都达不到的水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121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有关情况。在回答记者提问环节,刘炳江以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的成效为例,阐述了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观点。

  以下为发布会现场文字实录:

  海报新闻记者: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的空气质量已经实现了明显改善,现阶段继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是否还能够得到公众的大力支持也是个关键问题,目前有部分公众存在一些误区,他们认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可能会影响经济,甚至会影响民生,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刘炳江: 清新的空气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大家都渴望每天都享受清新的空气。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与空气污染息息相关,根据我国科研成果,“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因为空气质量的改善,提升我们国家人民的身体健康效益是非常明显的。治理大气污染充分体现我们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就意味着改善民生。应该说,正如你说的,前十年改善空气质量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的支持,2013年制定“大气十条”的时候,人民群众都盼望着空气质量早日改善,把雾霾清除掉。

  其实你问了空气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人说空气质量改善影响了经济发展,有一个数据,这十年我们国家的GDP翻了一番,但PM2.5下降了57%。空气质量改善是明显的,GDP增长也是很好的,所以说,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

  我们初步统计,因为大气污染治理全国直接间接拉动投资大约4万亿元,带动GDP增长5万亿元,这个数据是比较大的。而且因为改善空气质量,把我们国家自主开发的很多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促进环保装备制造、综合技术服务、锅炉改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而且增加了非农业就业300多万个。

  比如说钢铁行业,这十年,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在全国粗钢产量增长25%的同时,企业数量减少了29%,平均规模提高了52%,目前全国已累计4亿多吨粗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钢铁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如果借用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的话说,在参观了许多中国钢铁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后,他说中国钢铁企业干净的程度已经是其他任何国家都达不到的水平,这在世界钢铁行业是比较震惊的一句话,大家可以现场去看。同时超低排放改造还拉动投资2000多亿元,这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再比如清洁取暖,我们统计的数据,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完成了1500万户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改造,开始改造的时候,电网还需要大规模投入,天然气管网几乎是零,储气能力基本没有,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的短板迟早要补,因为解决大气污染,把这个短板给补上了,因为能源基础设施改造就拉动了2000多亿元投资,这种投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举这些例子都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的生动写照,确确实实不存在影响经济的问题,反而是优化和促进了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谢谢。

国内钢市弱势调整运行

  进入12月中旬之后,北方地区迎来了久违的长时间大雪天气,气温也开始出现持续性下降,给钢市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从钢材市场的各个要素及宏观层面看,还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势,在市场心态和钢材及原燃料期货价格上涨的影响下,市场表现出相对坚挺的态势,现货市场成交价格也出现了一定幅度上涨。可以看到,在市场运行良好及对后市基本判断的影响下,在成本上涨的压力下,钢厂开始选择上调产品出厂价格,1月宝武钢厂出厂价大幅上涨,幅度在100-200/吨之间,相对于当前的市场形势,这个上涨幅度是相对较大的,与此同时,上游原燃料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经过一周的博弈,焦炭第三轮提涨出现落地信号,河北、天津部分钢厂11日发函接受涨价,第三轮即将全面落地。河北主导钢企焦炭采购价上调100/吨,一级湿焦2610/吨,一级干熄焦2945/吨,中硫焦2410/吨,继续对钢厂的生产成本施压,市场运行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近期,研究机构对全国部分样本高炉生产企业盈利情况进行调查,螺纹钢样本平均利润-71/吨,盈利较上月增加65/吨,热卷样本平均盈利-130/吨,盈利增加29/吨,中厚板样本平均盈利-135/吨,盈利较上月减少10/吨。以上数据说明,在前期一段时间内,钢材价格的上涨还是为钢厂的利润空间上涨起到一定作用,但幅度不是很大,在原燃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下,这种态势被进一步打压,钢厂在市场环境好转的支撑下,多数会选择出厂价格的上调。宏观层面也给出了积极信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在地方债务化解、资本市场运行机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市场法制化等方面均做了重要部署,整体看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正在优化升级;黑色基本面较好响应了上周期货市场,但钢厂减产动能不足,钢材供给压力大,原料库存低依然是常规表现,基本面影响钢厂生产利润,但对价格影响的权重依然偏低,业内继续看好后市价格,但期间的波动调整也是难免的。

  从用钢的下游行业看,房地产由于一直弱势运行,即使当前建筑钢材开始进入淡季,但从表现影响看不是十分明显。从汽车等用钢量相对较大的产业看,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增长的趋势,还是对钢材市场起到了积极拉动作用。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3万辆和29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4.1%,同比分别增长29.4%27.4%。预计12月汽车市场将会持续向好,再现年底“翘尾”现象。汽车产销全年有望创造历史新高,超预期完成全年预测目标,在板材等钢材品种的有效需求上起到了积极拉动作用。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当前市场形势下,特别是季节性影响下的钢材区域之间流动,在没有拉开较大价格差异的情况下,资源的流动性会变差,在局部市场逐渐形成库存压力不利于市场价格的稳定。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2月京津冀主导钢厂计划建筑钢材投放量166.9万吨,其中对北京区域计划投放量67.1万吨,环比上升3.4万吨,同比上升16.8万吨;天津区域计划投放量18万吨,环比下降0.7万吨,同比上升3.6万吨;唐山区域计划投放量37.1吨,环比下降3.4万吨,同比上升25.2万吨。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库存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季节性影响逐渐加大的情况下,资源需要向外分流,在没有拉开很大价格与物流优势的背景下,可能会造成局部市场供求压力的加大,从而会对市场价格造成打压,如果被迫分流,则会给本就成本压力的钢厂带来利润压力,对于钢市运行,特别是中长的钢市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市场价格也会在涨跌之间反复调整,以便适应各个市场要素的变化,以保证市场的相对稳定运行,但全面登上4000/吨的敏感关口依然值得关注。

  在市场波动运行过程中,由于原燃料与钢材价格的反差性变化,给钢厂的成本压力一直不减,也使得粗钢产量相对稳定,近期出现了小幅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求压力,12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193.16万吨,环比下降4.19%,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77%;钢材库存量1410.60万吨,比上一旬增长8.82%,比上月同旬下降3.97%,在需求相对偏弱的情况下,库存旬环比出现增长,但总体的库存压力不是很大,为市场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当市场价格和期货价格上涨至4000/吨平台之上,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上涨后,市场心态出现了微弱的变化,期货价格也开始出现下调整理,钢材价格与原燃料价格同步下调,从而影响到现货市场,从价格的波动轨迹看,普通钢材产品主要围绕4000/吨关口,铁精粉价格最高看到1000/吨,外矿已经在135美元附近徘徊看到了140美元,焦煤的价格围绕2000/吨,而焦炭价格一度突破2700/吨关口。但从市场的实际表现看,上述的价格水平还是具有一定的阻力,特别是期货价格的下跌整理,会对钢市的现货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的价格会出现小幅度的对应回调,这也是市场运行过程中必需的,在震荡过程中不断夯实基础,优化市场关键性要素,择机再次进行上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