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简报
内部资料
2023年第7期
协会动态:
7月12日,协会组织我省钢铁企业代表一行12人参观宝武集团中南钢铁鄂城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钢”)。受到鄂钢公司领导陆隆文、李拥山等的热情接待。
代表团一行先后参观了鄂钢炼钢、高线、废钢智能判级系统、原料大棚等现场,并与鄂钢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鄂钢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陆隆文对广东省钢协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鄂钢坚持对标找差不停步、改革创新不止步,在极致效率上对标永锋临港,在品种结构上对标湘钢集团,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迭代升级,坚持“机构整合、产线拉动、智慧制造、操检维调”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内部改革创新,保障公司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为“战严冬、促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希望双方能有进一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鄂钢运营改善部介绍了冬练报告以及网络钢厂拓展、运营情况。我省钢企代表对鄂钢推行“一人一表”、绩效赛马等改革创新举措,以及坚持对标找差、潜心“冬练”,先后获得高端绿色钢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湖北省内首家超低排A级企业等荣誉表示高度赞赏。希望与鄂钢加强交流,共同应对钢铁严冬。
此次活动受到我省钢铁企业家们的欢迎,协会将继续组织省内企业多交流多学习,为我省钢铁行业走出困境共谋出路。
2023年7月26日,由省钢协在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广东建筑钢材价格信息平台第十六次联席会议”,参会的有省钢协张永生、刘意、陈建驹、王燕燕,中南股份程晓文、杨康文、孙昌裔、羊凌颖、张恒亮,阳春新钢铁晁品、王攻,珠海粤钢张庆、何钟庭,省标准定额站吴文天等相关人员,由刘意秘书长主持会议工作,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会议代表一致认为,由主要钢铁企业发起,各钢铁企业共同参与的“推动广东省螺纹钢市场由磅计交易转为理计交易”,是顺应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决策部署,在各钢企的共同努力下,广东完成了由磅计交易转为理计交易,在广东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会议通报了2023年第二季度信息平台的主要工作进展和运行情况,并对会上提出的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企业信息:
绿色发展:全国钢企首个超低排重力除尘项目在中南股份投运
日前,经过九个月的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中南股份炼铁厂6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气力输灰系统超低排环保改造项目正式投产运行,在全国钢企中属于首例,标志着中南股份在环保改造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该项目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来改造6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气力输灰系统。首先,在重力除尘仓体加装电偶和料位计,用于监控重力除尘器的灰面高度,以控制放灰过程,并有效防止重力除尘器罐放空,杜绝煤气的泄漏。其次,通过上下气动阀、卸灰阀和入口圆顶阀等装置,将重力除尘器中的瓦斯灰装入灰仓中,再利用氮气压力将灰输送至外排接收仓,并接入吸排罐车实现外排。这样一来,实现了瓦斯灰的不落地处理,极大地减少了扬尘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过去,6号高炉重力除尘瓦斯灰处理需要通过加湿搅拌机加湿后排出,然后再通过铲车自卸车进行转运,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还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并携带少量的煤气,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安全风险。而且,由于无法准确了解重力除尘器罐内瓦斯灰的存量,过去的放灰作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通过对6号高炉重力除尘器进行改造,成功实现了瓦斯灰的密闭气力输送,将瓦斯灰与煤气进行分离。如今,操作人员在中控室通过电脑鼠标一键操作,即可完成重力除尘器放灰作业,使这项工作变得更加安全、高效、环保。
该超低排重力除尘器气力输灰环保改造项目的投产运行,是中南股份推进超低排重要举措之一,能够明显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环保水平,有力推动企业实现绿色低碳更高质量发展。
宝武集团中南股份外部物流实现超低排清洁运输
宝武集团中南股份门禁超低排运输系统近日正式切换上线,标志着该公司外部物流已顺利实现超低排清洁运输。
中南股份外部物流超低排清洁运输工作于2022年11月9日开始全面推进。根据实际情况,中南股份超低排运输工作小组精心制定了相关措施有序推进超低排运输工作:
一是进厂大宗铁矿、煤炭等物料按厂内翻车机最大卸车能力安排铁路运输及多式联运;产成品外发配送充分发挥多式联运优势,同时积极探索引导使用新能源车辆。
二是制定超低排运输分解目标,按照2023年4月50%、5月80%、6月100%目标进行自我加压,将目标细化,按月、周、日进行分解跟踪。
三是建立超低排运输推进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推进小组,公司领导挂帅,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物资分类实施路径,建立日跟踪、周推进、月小结工作机制。
四是组织人员外出学习交流超低排运输工作,到先进同行考察学习,与国内先进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交流。
五是对供应商、钢材客户、物流服务商进行宣贯,让大家充分了解开展超低排清洁运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理解和积极配合中南股份开展超低排运输工作,同时对大家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组织解答和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六是开展国六车集采降本,针对各服务商的购车需求,组织运输服务商与汽车企业进行交流会谈,开展国六车批量集采,为服务商购车降成本。
七是建立完善的跟踪机制,按照推进目标要求及指标分解数据,每日在超低排运输工作群通报各单位的每日目标完成情况,结合“天天读”会议要求各单位制定推进目标及解决措施。八是制定超低排清洁运输保障预案,要求各单位制定本业务板块的保供保销预案并报营销管理部备案,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同时提前进行相关预演。九是开展好后评估工作,自6月26日10点门禁系统开始实施对超低排运输物资国六以上运输车辆进行100%目标管控后,每日组织对超低排运输运行情况进行评估跟踪,对运行中存在问题及时协调相关人员跟踪处理完善。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南股份比原计划提前5天实现外部物流超低排清洁运输。
中南股份特轧厂首次轧制Φ8mm规格S2工具钢盘圆线材产品获得成功
近日,中南股份特轧厂高三线首次轧制Φ8mm规格S2工具钢盘圆线材产品获得成功,标志着特轧厂高三线在高端市场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仅满足了客户群需求,还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S2钢材材质是合金工具钢。合金工具钢与碳素工具钢的不同在于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了其它的元素,主要包括铬和钼等等,因此它具有耐磨性、耐热性和高韧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制造中。
S2钢材所制造出来的产品硬度很高,可以经受很大程度的打磨,既可以用作重工业产品的生产,比如军用和化工行业;也可以应用在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因此,它的工艺控制、质量把控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此次产品的开发,试轧过程中,产品工程师及技术人员深入现场一线跟踪指导,要求加热炉控制好炉内气氛,采取进1空1装炉,防止脱碳,轧线采用缓冷工艺,因为该品种钢硬度高,所以要提前做料,否则高速区辊缝会全部撑起来,导致尺寸偏大;同时它又是超级缓冷钢,禁止轴流风机对着钢材直吹,容易脆断。经过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配合下,Φ8mm规格S2工具钢盘圆成功顺利下线。
试轧圆满完成后,各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开展分析总结,根据试轧结果制定好工艺要求和技术标准,为后续批量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阳春新钢铁公司加快建设“全面超低排放”绿色钢企
阳春新钢铁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22年以来,公司加快推进有组织治理、无组织管控和清洁运输系统建设,先后完成高炉槽上除尘、烧结静电除尘升级改造、150MW超高温亚临界发电机组及配套环保设施、炼钢一次除尘改造等10多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其中,150MW超高温亚临界发电机组及配套环保设施投入运行后,公司自发电占比可实现100%以上,每年可节降标煤(当量值)约5.2万吨。
此外,烧结混合机湿式除尘、铸铁机布袋除尘、物料存储棚内抑尘治理、无组织监测系统、集中管控平台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正在井然有序的建设中,预计公司可于年底具备超低排放监测评估条件,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钢铁企业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公司推进“四化工程”,建设“八大果园”,打造“森林工厂”,实施了10余个环境提升、美化亮化项目,改造面积约360000平方米,新种植乔木6000余棵,灌木及地被植物140多万株,厂区绿化率35%。同时,着手环境提标改造,将企业文化、建筑与绿化、景观充分融合,力争构建具有新钢铁特色的工业园林。
钢铁信息:
工信部副部长:钢铁等高载能行业不是落后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我国有十四亿多人口,老百姓衣食住行用,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离开了实体经济是不行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供给我们。因此,制造业必须筑牢。”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球门类最为齐全、产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制造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产业体系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
辛国斌:“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对传统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比如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高载能产业等同于落后产业、夕阳产业。实际上,这些产业能耗、排放总量更多是由于产业特性及规模总量所决定的,并不意味着落后。”
辛国斌:“对这部分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不仅能够拉动大量的投资需求,还能够催生新的增长点,所以说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落伍的产品。今年,我们将研究制定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专门政策,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引导产业合理有序梯度转移,增强制造业根植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节函〔2023〕2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助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现组织开展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本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企业或园区按照自愿的原则,选择具备相应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对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在第三方机构评价结果基础上遴选推荐,推荐的企业或园区原则上应纳入省级绿色制造名单。
近三年有下列情况的,不得申报绿色制造名单:未正常经营生产的;发生安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以“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准);被动态调整出绿色制造名单的;在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关督查工作中被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被列入工业节能监察整改名单且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失信被执行人等。
二、具体要求
(一)绿色工厂
已发布绿色工厂评价行业标准的(可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网站查看),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其他行业按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2018)进行评价。为发挥绿色工厂节能降碳引领作用,重点用能行业优先推荐能效水平达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发改产业〔2023〕723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发改运行〔2022〕559号)标杆水平的工厂,其他行业优先推荐达到相应国家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先进值的工厂。
(二)绿色工业园区
参照绿色工业园区评价有关要求进行评价,推荐的绿色工业园区是以产品制造和能源供给为主要功能、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具备统一管理机构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鼓励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开展绿色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各地区要组织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制造水平高的工业园区进行申报,优先推荐绿色工厂数量多的工业园区。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电子电器、机械、汽车等3个行业企业,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可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网站查看)进行评价,其他行业按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有关要求进行评价。各地区要组织汽车、机械、电子、纺织、通信等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产业链完整、绿色供应链管理基础好、在产业链发挥主导作用的链主企业进行申报,优先推荐供应商中绿色工厂数量众多的龙头企业,优先支持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企业。
(四)第三方评价机构
第三方评价机构要按照《绿色制造第三方评价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参照相关模板要求编制评价报告,对评价报告内容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经查实评价过程存在弄虚作假或故意隐瞒受评价方问题的评价机构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予采信其所出具的评价结果。为提高评价质量,同一法人的评价机构开展的本批次绿色制造名单评价项目(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总计不得超过15项。
三、工作要求
各地区绿色工厂的推荐数量将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梯度培育体系建设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荐名额不限。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充分征求当地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意见后确定推荐名单,于2023年9月5日前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https://green.miit.gov.cn,以下简称管理平台)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我部将组织专家对推荐名单进行评审,按照优中选优、示范引领原则确定拟入围名单,向社会公示,按程序发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
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形势下下半年钢材市场展望
上半年,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0.68%;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同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受多种因素影响,上半年钢材市场先涨后跌,重心下移,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形势,下半年钢材市场走势总体向好,但需谨慎乐观。
一、2023年上半年国内钢材市场回顾
1、钢材价格先涨后跌重心下移
一季度疫情结束、政策加码、经济复苏提振市场信心,钢价连续拉涨,3月15日达到年内高点,随着欧美银行业危机爆发、国内粗钢产量快速增加,市场价格快速回落;二季度国内经济走弱,需求释放有限,发改委调控铁矿石价格、蒙煤进口增量,成本支撑塌陷,资本炒作悲观情绪,高产量、高库存压制了钢价反弹,旺季需求预期落空,导致钢价明显回落,5月31日钢价跌至年内最低点,6月初,随着淡季到来,产业库存低位,疲弱的经济数据,给了宏观向好的新预期,钢价随之反弹,震荡调整。2023 年上半年的钢材价格,淡季冲高,旺季回落,回到淡季,再次进入反弹通道,需求难以支撑价格上涨,上半年各品种钢材均价同比降821-945元/吨。
2、政策稳定产量回升后再次回落
2023年初,钢厂已经进入复产阶段,产量逐步上升,4月见到高点;随着4 月钢价回落,电炉减产更加明显,产量再次回落,但高炉产量降幅较小,电炉产量明显下降;进入 6 月,钢价略反弹,钢厂利润扩张,产量逐渐回升。虽然市场一直有今年产量平控的传言,但并无明确的文件要求今年要平 控,因此,今年上半年的粗钢和钢材产量,完全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调节的,有利润的时候,产量明显恢复,利润下滑,产量也随之下降。统计局1-6月粗钢产量 53564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87万吨,同比增幅1.3%。
3、需求预期未能在旺季兑现
2023年初,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开春需求因为宏观转好加上疫情结束,将会有较大的增量,但真正到了需求旺季来临,需求并未兑现市场预期,也只有去年疫情期间的需求水平。总体看,今年上半年的需求并不理想,钢之家统计的全国螺纹、中厚板和热卷日均成交量9.75万吨,同比下降4.69%;其中螺纹钢全国日均成交量6.04万 吨,同比下降7.07%;热卷全国日均成交量1.81万吨,同比增加8.38%;中厚板全国日均成交量1.89 万吨,同比下降7.8%。今年上半年汽车、家电产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疫情后消费释放,同时受益于出口向好。工程机械行业产量较去年略有恢复,但销售比去年同期要差,基建和地产的需求未能释放,明显压制了工程机械的需求,其中挖掘机上半年产量同比降幅18%。
4、库存先涨后跌处于低位
今年春节累库幅度并未超过去年同期,但季节性累库并未改变,钢之家统计五大品种周度库存,2023 年1-6月,五大品种总周均库存1439.16万吨,同比增加26.33万吨,同比增幅1.86%;螺纹钢周均库存652.01万吨,同比增加28.3万吨,同比增幅4.54%;随着春节后旺季的到来,钢材季节性去库,但 3、4 月份的去库斜率并不理想,5 月份开始加速去库,6月底库存已经降到这几年同期的低位,库存无压力。
二、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展望
1、钢材需求仍将保持韧性
政策层面,目前市场对年中政治局会议出台一揽子稳经济措施的预期增强。今年政策着重高质量发展,7月末政治局会议不及预期的可能性较大。一是二季度6.3%的增幅低于预期,政策调整预期加强,但考虑到今年5%目标实现难度并不大,尽管会出现个别季度增速较低的情况,但全年增速依然有望实现目标。二是6.16国常会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随后相继印发了《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近期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多部委发布稳增长信息,出台汽车、家电等消费政策。目前政策偏向于产业发展,而非重启地产和基建老路,对黑色刺激力度相对有限。预计二季度大概率是今年经济复苏动能的环比低点,三四季度经济或将环比改善,下半年国内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钢材市场需求仍将保持一定韧性。
2、钢厂自发性减产动力不足
上半年钢铁产量小幅增长,我国粗钢产量53564万吨,同比增长1.3%;生铁产量45156万吨,同比增长2.7%。由于上游煤焦端存在供应过剩的问题向钢厂让利,钢厂经营情况虽然恶化,但利润始终处于微薄状态,导致钢厂的生产节奏保持了一定的韧性。4月中下旬至5月末,钢企主动减产检修,但也主要以电炉、以及减少长流程废钢添加量的方式进行,因而生铁产量仍保持高位。目前看,钢厂自发性减产难以落地。从利润来看,钢厂利润再度回升至年内高位,长流程钢厂生产螺纹有毛利,热卷有100元/吨左右的毛利,减产动力不大;短流程钢厂生产盘螺也有毛利。如果没有集中性的限产措施,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难以改观。
今年粗钢产量压减政策能否真正落地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突出问题在于今年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地方政府对减产缺乏足够的动力,目前仅唐山地区以环保限产的名义对部分调坯轧材企业停限产,但影响相对有限。
3、原料价格经过大幅下跌后再次回升
铁矿石价格仍处于偏高水平,高矿价下,将继续刺激海外矿山的发运,考虑到海外制造业延续下行态势,海外铁产量难有较大起色,流向我国的铁矿石比重依然将保持高水平,整体供需过剩的格局不改,由于钢厂库存明显低于往年同期,致使价格维持高位;煤焦价格经过上半年大幅下跌后,由于钢厂原料低库存运行已成常态,在原料补库周期中,价格已经止跌反弹。
三、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行情预判
展望下半年,即便不出台刺激政策,但强度更大的有针对性的刺激政策可能会提前出炉,以地产和基建为抓手的一揽子宽松措施也有望在近期出台,比如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松绑限购政策以释放一二线城市的改善性需求,国开行增加再贷款以“保交楼”,加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以稳基建投资等。受此影响,三四季度经济内生动能也将逐步增强,国内钢材市场消费仍将保持韧性。若今年继续执行粗钢压减政策,则下半年国内粗钢产量将被动减少,同时由于库存已经降至绝对低位,供应极度缺乏弹性,一旦下半年需求保持韧性,极有可能出现供需错配的情形,届时钢材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拉涨。
综上分析,预计下半年钢材市场总体向好,谨慎乐观,钢价有望在三季度止跌回升,四季度震荡运行,不排除供需偏紧时段价格阶段性提升,成材涨幅有望强于原料,钢厂利润将有所修复。后期需重点关注:国内粗钢平控政策、宏观政策出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美关系等。
当前国内钢市运行具有一定的韧性
进入7月份,国内国内钢市弱势调整,在钢材及与燃料期货市场弱势运行的影响下,现货市场也出现了小幅波动态势,当前期货市场变化不大,螺纹钢在3750元/吨、热轧卷板在3850元/吨附近,虽然较前期价格出现下跌行情,但下跌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市场处于一种相对胶着的状态。在6月份钢市总体上行的支撑下,钢铁产量有所上升,预估6月下旬粗钢产量继续回升,全国粗钢预估产量3048.35万吨,日均产量304.83万吨,环比6月中旬上升2.24%,同比上升6.71%。,与此同时,近日的钢材库存也开始缓慢回升,说明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部分产品的运行看,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上涨基础,但还是不是十分明显,这就造成市场运行在窄幅状态下反复波动。例如,6月份热轧板卷样本钢厂总产量1245.73万吨,库存终值为272.6万吨,表需300.17万吨,供需双弱的情况下,基本面情况不佳。近期市场震荡趋强,整体需求有回暖趋势,预计7月热轧板卷市场或将继续呈现弱反弹趋势,但是预计价格反弹的幅度不会很大。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继续发挥好已投放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就为后市的运行波动奠定了基础,在宏观政策方面还是给出积极信号,对于市场总体的平稳运行是利好的。从外,从部分行业最近的表现看,也出现了积极的一面,虽然总体的数据依然处于低迷状态,但从市场运行的趋势上看,还是向着相对好的一面在发展。6月份,我国重卡市场销量7.2万辆左右(开票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环比下滑7%,比上年同期的5.5万辆,增长31%,净增加约1.7万辆。这是今年市场继2月份以来的第五个月同比增长,今年1-6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47.4万辆,同比上涨25%,同比累计增速扩大了1个百分点。从这个行业数据看,市场经过反复整理后,出现了一定的波动韧性,后市运行的基础会不断被夯实,有利于市场供求的平衡及市场价格的回升。7月份,总体上的高温多雨季节,必将会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但从供给端看,在环保限产再次收紧的状态看,钢铁的产量也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虽然近期的钢材库存出现增长,但总体的供求关系还是相对平稳的,市场价格虽然出现波动,幅度也不会很大。
在钢材市场价格波动的同时,上游原燃料价格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钢厂的成本压力也在小幅下移,当前市场运行基本处于温和状态,各个市场要素和环节虽然存在一定的压力,但不是很大,造成当前市场运行的反复波动。经过调整,螺纹钢和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下跌至3700元/吨和3800元/吨的关口附近,而铁矿石价格下跌至820元/吨左右,焦炭价格跌破了2100元/吨,焦煤价格跌至1300元/吨左右,相对于钢材市场的原燃料价格相对弱一些,一旦其进一步出现下跌,对于钢材市场的支撑作用就会出现弱化,不利于市场运行的稳定,也会给后市的运行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市场消息称唐山针对空气质量排名持续下滑,全市11家A级钢铁企业按照协商减排落实管控措施;B级及以下钢铁企业烧结机停产50%(单台烧结机的采取昼开夜停),高炉等比例降低生产负荷,保证煤气平衡。A级钢厂烧结限产30%,B级以下限产50%,这或许会对中短期的钢市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钢材市场而言,理论上是供给会减少带来的供求变化,从而会对钢市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另外,也会对原燃料市场产生影响,随着钢厂产量的可能降低,需求会下降,带来的后果则是价格的弱势调整。从部分行业和企业的运行看,对于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支撑的,例如,上汽集团6月份销售新能源汽车8.6万辆,环比增长13.1%,创出年内新高,新能源车销量稳居中国车企第二位。今年上半年,上汽新能源车销量每月都创出新高,二季度销售新能源车超过23万辆,环比一季度增长高达61.9%;比亚迪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53046辆,去年同期销量134036辆,同比增88.8%;全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95.78%。这些数据也可以代表一个行业的变化,说明汽车行业对钢材市场的支撑作用还是存在的,并支撑了钢市的部分市场的需求,支撑了钢市运行的韧性。另外,家电行业的淡季在后移,也为钢材产品的有效需求提供一定的支撑,在缓解供求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当前市场运行状况看,钢市还是具有一定的韧性,总的看运行还是比较稳定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5,较5月小幅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一步,将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政策,鼓励企业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对于钢市运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另外,国内多家家钢厂发布检修计划。其中,首钢迁安钢厂计划于2023年7月18日起对2#2650m3的高炉进行检修,约35天左右,预计影响日均铁水量0.8万吨,市场供给的压力在短时间内不会加大。所以,当前国内钢市运行具有一定的韧性。